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259|回复: 1

华为云微认证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,300券不拿白不拿

发表于 2025-6-7 12:24:19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
欢迎注册账号,享受无广告更清爽的界面!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
×
本帖最后由 grgk0604 于 2025-6-7 12:30 编辑

周末不发考证券了,但是没参加过的同学现在也能考3门,6积分换300券
理论考试偏技术性问题,直接全部问gemini 2.5pro能一遍过,放我和gemini的问答记录不如你直接自己问,因此就不放理论考试题目了
开虚拟机或者远程桌面或者云电脑或者scrcpy连接手机防切屏检测,推荐搭配chrome插件:超级复制,直接就能复制,省的ocr题目
站里有大佬给了防切屏检测油猴脚本,还有OBS虚拟摄像头的用法,如果你需要可以去找找
实验考试操作就是docker kubectl 那些命令,不会也能问gemini,下面放了题目,如果有不懂的直接扔给ai让生成命令就行
前5个认证都有实验考试,不通过实验考试证书不会生成,38的微认证都没有实验考试
考试要求你有一定的linux命令基础,如果你对docker、vim、ssh、scp等命令不熟悉,多问问AI,下文中不对vim的操作做说明,有空可以把微认证学习课程里的实验做了
有些槽点
  • 实验考试的云服务器默认安全组没开22端口,要先去安全组放行,建议直接一键放通常用端口,省事
  • 容器拉不下来,要配置镜像地址
    华为云控制台-容器镜像服务 SWR-镜像资源-镜像中心-镜像加速器 可直接复制命令配置华为源

但是华为源有的镜像还没有,我用的1panel的镜像源:
sudo vim /etc/docker/daemon.json
{
  "registry-mirrors": ["https://docker.1panel.live"]
}
sudo systemctl daemon-reload
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
docker info
  • kubectl配置文件可以这样上传:
# 在下载文件夹右键打开终端
user@sandbox:~/Downloads$ lscce-k8s-kubeconfig.yaml
user@sandbox:~/Downloads$ realpath cce-k8s-kubeconfig.yaml
/home/user/Downloads/cce-k8s-kubeconfig.yaml
user@sandbox:~/Downloads$ scp /home/user/Downloads/cce-k8s-kubeconfig.yaml
[email protected]:/[email protected]'s password: cce-k8s-kubeconfig.yaml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100% 5882     1.7MB/s   00:00    user@sandbox:~/Downloads$
  • 云数据库RDS安全组也没放开,记得放端口(如果内网不能访问就直接绑定弹性IP)
  • 不知道官方故意还是写错了,写的镜像niginx:1.7.9,不过不影响考试步骤,就按niginx:1.7.9来吧
  • 如果你对云容器引擎 CCE云服务的购买不熟悉,可以看看华为云官方的步骤:在CCE集群中部署NGINX无状态工作负载
  • CCE实验中ecs-terminal指的是云服务器,要去华为云控制台->弹性云服务器 ECS查看服务器IP并ssh登录执行kubectl的相关操作
  • 再强调一下,下文中的ecs-terminal指的都是云服务器,要去网页华为云控制台找到ip并放行22端口后,在桌面终端通过ssh [email protected]连接,桌面终端的唯一作用就是用来连接ssh,不要在桌面终端进行kubectl的相关操作!因为评分是根据ESC服务器上的内容评判的,你在桌面终端上弄就算输出和截图一致也是不给分的。
  • 根据评论反馈,现在有部分题目要求有所改动,请以实际题目为准,实验考试的任务要求gemini 2.5 pro都能答出来,详细步骤可以多问问AI

附实验考试题目和AI答案(人工进行了订正,如有错误请再问AI详细的命令):
云原生基础设施之容器入门
首先操作,前往弹性云服务器ECS放通安全组端口,ssh登录服务器后换docker镜像源,后文不再提示
任务1:dockerfile构建容器镜像
得分点:能正确创建名为httpd:v1的镜像,并正常运行。
其中dockerfile的部分参数如下:
① 基础镜像:httpd② 维护者:[email protected]③ 端口:80④ 运行命令:echo "dockerfile test"> /usr/local/apache2/htdocs/index.html
⑤ 以下为dockerfile模板,可根据此模板修改内容:
FROM centos:centos7MAINTAINER [email protected] 80RUN yum install -y httpd vi && yum clean all
使用docker run以该镜像运行容器,并借助-p参数指定访问端口为80。在浏览器内输入http://EIP:80。出现dockerdile test文字则证明任务完成。
本任务中需注意以下内容:
(1)使用错误的命名不得分
(2)多或者少开放端口不得分
任务1步骤:
  • 创建
    vim Dockerfile
    文件(无后缀名),内容如下:
    FROM httpd
  • MAINTAINER [email protected]
  • EXPOSE 80
  • RUN echo "dockerfile test" > /usr/local/apache2/htdocs/index.html
  • Dockerfile
    文件所在目录,执行构建命令:
    docker build -t httpd:v1 .
  • 运行容器:
    docker run -d -p 80:80 httpd:v1
  • 验证:在浏览器内输入 http://宿主机EIP:80 (宿主机EIP指运行Docker的机器的公网IP)。如果显示 "dockerfile test" 则成功。


任务2:搭建私有镜像仓库
得分点:成功创建私有镜像仓库并且成功上传镜像.
1.搭建私有镜像仓库,私有镜像仓库服务监听端口为5000。修改容器httpd:v1的镜像名称后,将该容器上传至私有镜像仓库。
2.在终端输入curl -X GET http://localhost:5000/v2/httpd/tags/list命令查看仓库镜像信息。出现{"name":"httpd","tags":["v1"]}结果,任务完成。
本任务中需注意以下内容:
(1)使用错误的镜像仓库监听端口不得分
(2)使用错误的镜像名称不得分
任务2步骤:
  • 运行私有镜像仓库容器 (registry):
    docker run -d -p 5000:5000 --restart=always --name registry registry:2
  • 标记
    httpd:v1
    镜像以上传到私有仓库 (假设私有仓库地址为localhost:5000,如果Docker宿主机本身无法解析localhost作为仓库地址,可能需要使用宿主机实际IP;对于某些Docker版本,可能需要配置insecure-registries):
    docker tag httpd:v1 localhost:5000/httpd:v1
    注意:如果Docker守护进程未配置信任 localhost:5000 为非安全仓库,推送会失败。您可能需要修改Docker的 daemon.json 文件,例如在 /etc/docker/daemon.json 中添加 {"insecure-registries" : ["localhost:5000"]} 并重启Docker服务。
  • 上传镜像到私有仓库:
    docker push localhost:5000/httpd:v1
  • 验证仓库中的镜像信息:
    curl -X GET http://localhost:5000/v2/httpd/tags/list
    预期输出:
    {"name":"httpd","tags":["v1"]}

任务3:容器生命周期管理
得分点:成功完成生命周期管理任务。
对httpd:v1容器及镜像执行暂停、恢复、停止、重启、删除镜像、删除镜像的操作。
输入:docker rmi httpd:v1命令,出现:Untagged: httpd:v1则证明任务完成
本任务中需注意以下内容:
(1)输入至错误文件、输入非要求内容不得分
任务3步骤:
  • 首先确保有一个基于
    httpd:v1
    运行的容器(如果上一步骤中已运行,请获取其容器ID或名称;如果未运行,则先运行):
    docker run -d --name my_httpd_v1 httpd:v1
    假设容器名称为
    my_httpd_v1
    暂停容器:
    docker pause my_httpd_v1
  • 恢复容器:
    docker unpause my_httpd_v1
  • 停止容器:
    docker stop my_httpd_v1
  • 重启容器 (此步骤中容器处于停止状态,重启会使其重新运行;如果想演示对运行中容器的重启,可以先
    docker start my_httpd_v1
    docker restart my_httpd_v1
  • 停止并删除容器(删除镜像前必须先删除使用该镜像的容器,或者先停止容器):
    如果还有其他基于 httpd:v1 或 localhost:5000/httpd:v1 的容器,也需要先停止并删除它们。
  • 删除本地的私有仓库镜像标签 (如果任务2已执行):
    docker rmi localhost:5000/httpd:v1
  • 删除
    httpd:v1
    镜像:
    docker rmi httpd:v1
    预期输出包含:
    Untagged: httpd:v1

云原生基础设施之容器进阶
任务1:使用cgroup实现资源限制
得分点:能对容器实现CPU限制。
运行压力测试容器progrium/stress,限制CPU使用率为70%(可输入top命令验证结果)。
在终端/sys/fs/cgroup/cpu/docker/容器ID/文件夹下,输入命令cat cpu.cfs_quota_us。
显示70000则证明成功。
本任务中需注意以下内容:
(1)使用错误的限额比例不得分
(2)输入非cat cpu.cfs_quota_us的错误命令不得分
任务1步骤:
  • 拉取progrium/stress压力测试镜像:(注意镜像源配置)
    docker pull progrium/stress
  • 运行容器,限制CPU使用率 (例如,分配70%的一个核心):
    docker run -d --name my_stress --cpu-period=100000 --cpu-quota=70000 progrium/stress --cpu 1
  • 获取容器的完整ID:
    docker ps --no-trunc | grep my_stress# 或者 docker inspect --format='{{.Id}}' my_stress
    记下输出的完整容器ID。
  • 进入cgroup目录并查看

cd /sys/fs/cgroup/cpu/docker/[容器完整ID]
cat cpu.cfs_quota_us
预期输出:
   70000
注:最新任务改为要求拉取ubuntu,请按实际要求操作,下方命令已修正,原centos命令写在注释中
任务2:搭建容器bridge网络
得分点:成功搭建bridge网络并达成容器网络互通。
1.创建用户自定义网桥,指定子网为173.18.0.0/16,网关为173.18.0.1。
2.运行两个centos容器并挂载到自定义网桥。
3.进入任意一个容器,在容器内ping另一个容器的ip地址。出现以下结果,任务完成。
输入:ping 173.18.0.2命令(此命令可以多输几次),返回下图内容
本任务中需注意以下内容:
(1)建议提前拉取centos镜像
任务2步骤:
  • 提前拉取ubuntu(centos)镜像 (如果未拉取):
   docker pull ubuntu:latest   # docker pull centos:latest
  • 创建用户自定义网桥:
docker network create --subnet=173.18.0.0/16 --gateway=173.18.0.1 my_bridge_network
  • 运行第一个ubuntu容器并连接到自定义网桥,指定IP(可选,Docker会自动分配,但为了方便测试可以指定,确保IP在子网范围内且未被占用):
    docker run -dit --name ubuntu1 --network my_bridge_network --ip 173.18.0.2 ubuntu:latest /bin/bash
  • 运行第二个ubuntu容器并连接到自定义网桥,指定IP:
    docker run -dit --name ubuntu2 --network my_bridge_network --ip 173.18.0.3 ubuntu:latest /bin/bash
  • 进入第二个容器 ubuntu2
    docker exec -it ubuntu2 /bin/bash
  • 在第二个容器 ubuntu2中安装ping工具
    apt updateapt install -y iputils-ping
  • ubuntu2
    内部,ping
    ubuntu1
    的IP地址 (173.18.0.2)。
    # 首先需要安装ping工具(如果CentOS最小镜像不包含)# 在container1的shell中# yum install -y iputilsping 173.18.0.2
    预期会看到ping通的回复。按
    Ctrl+C
    停止ping。然后输入
    exit
    退出容器。


任务3:容器挂载存储卷
得分点:成功挂载volume并实现持久化存储。
使用docker managed volume挂载到容器,在容器内输入echo "this is page from docker managed volume. " > index.html。删除该容器。
在宿主机挂载原路径中通过cat index.html命令查看文件内容,出现“this is page from docker managed volume.”则任务完成。
本任务中需注意以下内容:
(1)可使用任意镜像完成该实验,如httpd、centos镜像等
任务3步骤:
  • 创建一个Docker managed volume:
    docker volume create my_volume
  • 运行一个容器 例如使用
    ubuntu#centos
    并将
    my_volume
    挂载到容器内的路径
    /appdocker run -d --name volume_test_container -v my_volume:/app ubuntu:latest tail -f /dev/null# tail -f /dev/null是为了让容器保持运行状态,方便执行
  • 在容器内创建文件并写入内容:
    docker exec volume_test_container bash -c 'echo "this is page from docker managed volume." > /app/index.html'
  • 验证文件内容
    docker exec  -it ubuntu /bin/bash#  进入容器cat app/index.html
  • 删除容器:
    docker stop volume_test_container docker rm volume_test_container
  • 查看Docker managed volume在宿主机上的实际存储路径(此步骤是为了理解,通常不直接操作此路径,但题目要求“在宿主机挂载原路径中”):
    docker volume inspect my_volume
    记下
    Mountpoint
    字段的值,例如
    /var/lib/docker/volumes/my_volume/_data
  • 在宿主机上,查看该路径下的文件内容 (将
    [Mountpoint路径]
    替换为上一步获取到的路径):
    cd var/lib/docker/volumes/my_volume/_data/cat index.html
    预期输出:
    this is page from docker managed volume.

云容器快速搭建网站
注:这个实验全程不需要使用终端,一直都是在控制台购买各种服务,如果你不知道怎么买,就去看看官方教程:在CCE集群中部署NGINX无状态工作负载
任务1:创建RDS数据库
得分点:能正确创建RDS for MySQL数据库服务。
部分参数请参考以下内容:
计费模式:按需计费
区域:华北-北京四
实例名称:rds-web(请使用该名称,否则影响任务得分)
数据库引擎:MySQL
数据库版本:5.7
实例类型:单机
存储类型:默认
可用区:默认
性能规格:通用型|2核|4GB
存储空间:40GB
虚拟私有云:选择已预置的虚拟私有云
所在子网:选择已预置的子网
安全组:选择已预置的安全组
本任务中需注意以下内容:
(1) 创建了错误的规格,不得分
(2) RDS创建成功后,需自行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、账号、密码,并完成授权,作为后续实验的环境变量使用
任务1步骤:
可以先做任务2,因为创建CCE集群时间比较长;这个没什么好说的,按要求创建服务就行(云数据库 RDS-购买数据库实例-自定义购买),记得放行端口号,可以绑个弹性IP,省的内网可能访问不到数据库
如果你创建完数据库就被删除,说明你购买的规格不符合任务要求,我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,再仔细看看任务要求的规格,注意一定要选自定义购买

任务2:完成CCE集群的创建,并成功添加Node节点。
得分点:成功添加指定规格的Node节点。
创建CCE集群部分参数请参考以下内容:
计费模式:按需计费
区域:华北-北京四
集群名称:test(请使用该名称,否则影响任务得分)
版本:选择最新版即可
集群管理规模:50节点
高可用:否
虚拟私有云:选择已创建的虚拟私有云,如myvpc
所在子网:选择已创建的子网,如subnet-myvpc
网络模型:容器隧道网络
容器网段:自动选择
IPV4服务网段:使用默认网段
高级配置:暂不配置
插件配置:取消“容器监控”及“业务日志”
创建节点,设置参数参考如下:
计费方式:按需计费
当前区域:华北-北京四
可用区:默认
节点类型:弹性云服务器-虚拟机
容器引擎:默认
节点规格:通用型|s6.xlarge.2|4核|8GB
操作系统:EulerOS 2.9
节点名称:test-node
登录方式:密码(自行设置复杂密码)
存储配置:高IO,其余保持默认
虚拟私有云:选择已预置的vpc和子网
节点IP:随机分配
弹性公网IP:自动创建
计费方式:按流量计费,带宽5M
节点购买数量:1台
其余设置保持默认
本任务中需注意以下内容:
(1) 在新版CCE界面下执行操作任务
(2) 错误的节点规格不得分
任务1步骤:
没什么好说的,按要求创建服务就行,以下是AI生成的步骤
此任务通过华为云CCE(云容器引擎)控制台完成。
  • 登录华为云控制台。
  • 导航到“云容器引擎 CCE”服务。
  • 创建集群 :

    • 点击“购买Kubernetes集群”。
    • 计费模式:按需计费
    • 区域:华北-北京四
    • 集群名称:test
    • 版本:选择最新版
    • 集群管理规模:50节点
    • 高可用:否
    • 虚拟私有云(VPC):选择已创建的虚拟私有云 (如myvpc)
    • 所在子网:选择已创建的子网 (如subnet-myvpc)
    • 网络模型:容器隧道网络
    • 容器网段:自动选择
    • IPV4服务网段:使用默认网段
    • 高级配置:暂不配置
    • 插件配置:取消勾选“容器监控”和“业务日志”
    • 确认配置并创建集群骨架(控制面)。
  • 等待集群控制面创建成功。
  • 创建节点
    (在集群管理界面,选择对应集群,点击“节点管理” -> “创建节点”):

    • 计费方式:按需计费
    • 当前区域:华北-北京四
    • 可用区:默认 (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)
    • 节点类型:弹性云服务器-虚拟机
    • 容器引擎:默认
    • 节点规格:通用型 | s6.xlarge.2 | 4核 | 8GB
    • 操作系统:EulerOS 2.9
    • 节点名称:test-node
    • 登录方式:密码 (自行设置复杂密码)
    • 系统盘/数据盘存储配置:系统盘通常为高IO,大小默认或按需;数据盘根据需要(题目中为高IO,其余默认)。
    • 虚拟私有云:选择已预置的VPC和子网 (应与集群VPC一致)
    • 节点IP:随机分配
    • 弹性公网IP
      :自动创建

      • 计费方式:按流量计费
      • 带宽:5Mbit/s
    • 节点购买数量:1台
    • 其余设置保持默认。

  • 确认配置并创建节点。等待节点成功添加到集群。


任务3:通过华为云镜像中心部署无状态工作负载WordPress,并通过外网访问WordPress页面。
得分点:能通过http://ip:端口号成功访问网站登录页面。
WordPress无状态工作负载的创建参数如下:
负载名称:wordpress
实例数量:1
镜像版本:php7.3
WordPress访问类型:LoadBalancer
访问端口:80
容器端口:80
此外需要设置环境变量,此处一共需要设置四个环境变量:
WORDPRESS_DB_HOST:数据库内网IP地址:端口号
WORDPRESS_DB_USER:(与前面mysql创建的账号名称一致)
WORDPRESS_DB_PASSWORD:(与前面mysql创建的账号时设置的密码一致)
WORDPRESS_DB_NAME:(与前面mysql创建的数据库名称一致)
任务3步骤:
  • 确保CCE集群(名为test)和RDS数据库(名为rds-web)已按前述任务要求创建并准备就绪。获取任务1中创建的RDS数据库的内网IP地址、端口号、数据库名、用户名和密码。
  • 在CCE控制台,选择test集群。
  • 导航到“工作负载” -> “无状态负载 (Deployments)”
  • 配置工作负载:

    • 负载名称:wordpress
    • 实例数量:1
    • 容器配置 :

      • 点击“选择镜像”。
      • 镜像来源选择“华为云SWR镜像”(或公共镜像,搜索WordPress)。题目指定“镜像版本:php7.3”,需要找到对应的WordPress镜像,例如 wordpress:php7.3 。
      • 容器端口:80
    • 环境变量
      (非常重要):

      • 添加以下四个环境变量:(注意安全组放行3306)
        • WORDPRESS_DB_HOST = [RDS数据库内网IP地址]:[RDS端口号] (例如 192.168.1.10:3306)
        • WORDPRESS_DB_USER = [任务1中创建的RDS用户名]
        • WORDPRESS_DB_PASSWORD = [任务1中创建的RDS用户密码]
        • WORDPRESS_DB_NAME = [任务1中创建的RDS数据库名]

    • 访问设置 (服务):

      • 访问类型:LoadBalancer ,即负载均衡(弹性公网IP)
      • 协议:TCP
      • 容器端口:80
      • 访问端口 (服务端口):8
      • 0

  • 检查其他配置,然后点击“创建负载”。
  • 等待工作负载和LoadBalancer类型的服务创建完成。服务创建完成后,在“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(Services)”或“网络” -> “服务 (Services)”部分找到名为wordpress(或类似)的服务。
  • 获取该服务的外部IP地址(弹性公网IP)。
  • 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://[外部IP地址]:80。应能看到WordPress的安装或登录页面。


评分

参与人数 1金币 +3 收起 理由
i125 + 3 很给力!

查看全部评分

爱生活,爱奶昔~
发表于 2025-6-8 01:41:23 来自手机 | 查看全部
妈的,搭建博客还要上负载,笑死我了
爱生活,爱奶昔~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卡粉专属群
  • 官方电报群
© 2025 Naixi Networks 沪ICP备13020230号-1|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
关灯 在本版发帖
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